獬豸冠
2024-03-23 11:19:42
  • 0
  • 0
  • 7
  • 0

刘田忠

封建王朝,君主希图递一世而至万世,无不重视任用贤才、科学决策,并主动接受监督,使得“下之情达于上,上之情知于下”,同心同德,政通人和。为了避免因王朝更迭、人亡政息,君主不断建立完善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决策公开、公平、公正。

《资治通鉴》载:唐朝贞观年间, “ 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奏事,必须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大意,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官入朝奏事,须有谏官、史官随同,如有过失则及时匡正,无论善恶均记录在册;诸司奏事均在正衙,御史弹劾百官时,必须头戴獬豸冠,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的奏表;所以大臣无法独自控制和蒙蔽君主,小臣也无从进谗行恶。

此项制度的设置如今看来仍然十分缜密高明,一是主动接受监督。君臣讨论国家大事,谏官可以当场提出意见建议,史官真实记录情况,做会议记录,待来日查证。二是地点公开。正牙同“正衙”,唐宋时正式朝会听政的处所。而非后堂密奏,所讨论内容置于正大光明之所,与后世密折大不相同。三是仪式感。獬豸冠(xiè zhì),又称法冠、铁冠,据记载是楚文王所制,一直都是执法官吏所戴,所以称为法冠。法冠上有象征獬豸角的装饰,所以又称“獬豸冠”。獬豸 ,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神羊),相传,獬豸头上有一角,性忠,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所以楚文王制冠时,将象征獬豸角的装饰制于冠上,希望戴冠者像獬豸神兽一样,明辨是非、忠贞不渝,坚定不移、威武不屈,所以也被称为“铁冠”。让我们身临其境,当御史于朝堂之上,头戴獬豸法冠,理直气壮正气凛然慷慨陈词,我们不仅想起了毛阿敏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屈原、魏征、包拯、于谦、海瑞、于成龙......

谏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文王设有“保氏”一职。春秋战国时,直接以“谏”命官,称为谏官。秦设置谏议大夫,位列三公,对后世影响至深。唐谏官分别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谏官职位,有“谏院”之称,享有言谏之权、封驳之权、笔谏之权。言谏是就皇帝的过失言行与错误决策提出批评性指责,或通过书面形式上奏折言事,或在朝廷之上当面谏诤。封驳是在中书省按照皇帝旨意草拟诏书呈送门下省审议时,谏官如果认为诏书中决策内容违背礼记纲常或是存在不妥之处,有权将其加封并退回原处,要求加以修正并重新起草,直至通过门下省的审议之后,方可交尚书省予以执行。

唐代名臣王珪对此项制度有创始之功。王珪,字叔玠。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大意,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能够驾御奸邪的臣子,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也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思念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可谓:铁冠触邪恶,公法行天下。人间獬豸在,浩然正气昭。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